2022年11月14日上午,第三十九届国际鞋业会议(IFC)在香港喜来登酒店开幕。该会议是国际鞋业协会联合会(CIFA)的官方活动,本次会议由香港鞋业商会主办。中联办经济部贸易处、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香港贸发局等政商界领导,有关国家驻香港领事馆领事、国际鞋业协会主席等领导和香港鞋业界人员出席现场会议。中国、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韩国、印尼、印度、柬埔寨、孟加拉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鞋业协会成员在现场以及线上参加了会议。中国皮革协会在北京设立了视频会议分会场,副理事长陈占光、秘书长张燕、副秘书长路华、品牌部主任梁玮、信息部主任周富春等参加会议;广东鞋业厂商会在广州设立了分会场;中国皮革行业地方商协会负责人、中国皮革协会会员及广大鞋业行业同仁等以不同方式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是“鞋业创新与区域合作”,会议开展了鞋业报告、公开论坛、迷你展览厅、商务配对等主题活动。全球鞋业行业负责人、专家、行业同仁云集线上线下,就各地鞋业发展状況、开拓市场寻找商机、提升区域优质鞋履产品形象等进行了交流和分享,为探讨全球鞋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提升世界鞋业共联共享,进行了一次良好的全面沟通和分享。陈占光副理事长在大会上做了中国鞋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鞋的总产量约127亿双,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550亿元,同比增长8.9%。2021出口87.3亿双,出口额47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和35.3%。虽然国内市场受到新冠肺炎的负面影响,但中国鞋类进口仍显示出相当强劲的需求。2021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创历史新高,进口量2.1亿双,价值61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23%和30%。2022年中国鞋业受到国内疫情反复及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的负面影响,制鞋行业的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前三季度,国内消费远低于预期,鞋类零售额下降约4%,以往发展迅速的线上销售表现也不理想,仅增长约4.7%。2022年中国前三季度鞋类出口与进口形成鲜明对比,出口量和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和27.5%,而进口量和金额分别下降了13.8%和4.5%。陈占光分析指出,全球通胀及物价水平的提升所引起全球需求减弱,对中国鞋类出口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第三季度出口累计增速已经开始出现下降。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广东鞋业厂商会会长、新濠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穗龙在会议专题报告中讲到,广东是中国鞋业最为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广东形成了全球最为完善的鞋业产业链和最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尤其是鞋类研发设计和新材料、新技术。多年来,广东各地方鞋业基地团结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为依托,共同打造了广东鞋业在全球的独特领先地位,是亚洲鞋业的中心。
在会议下午的论坛演讲和互动环节,路华副秘书长参加了由各成员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公开讨论环节,并就鞋类消费、出口等方面的情况回答了提问。刘穗龙在论坛互动环节,就主持人提出的广东鞋业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等方面有哪些优势、政府有哪些支持政策,详细回答了关切。本次会议论坛共设置了4个方面的专题:智能制造与工业4.0、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其他协定、亚太区鞋业的新可持续性发展指标、亚太区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商业战略。嘉宾、线上线下参会代表进行了精彩的互动和交流,充分探讨了制鞋行业发展的诸多关切。根据大会安排,下一届IFC将于2023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据悉,CIFA 成员的鞋履生产数量超过全球供应量的八成,本届国际鞋业盛会可以说是一场反映、牵动全球鞋业发展的大会。大会克服了新冠疫情带来的不便,在各成员国和行业商协会及业界人士的支持和參与下,与会嘉宾围绕大会倡导的创新发展和区域合作主题,就全球鞋业共享共商、紧密合作交流,对推动新时期全球鞋业发展,对促进鞋业的多方合作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来源:中国皮革协会